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有了明确规范
  时间: 2024-07-15| 作者: 云开全站app登录kaiyun/span>

  一直以来,国家格外的重视城市公共汽电车安全生产,持续发布多项政策,要求全行业坚决保障公共汽电车的安全运行。2017年3月,《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发布,提出运营企业应当为车辆配备灭火器、安全锤等安全应急设备;2018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逐步加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发布,进一步对公共汽电车安全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JT/T 1240标准的出台,明确了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基本构成、设置原则、设置形式、警示标识等要求,将为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从国内外调研情况去看,公共汽电车驾驶区安全防护隔离装置主要有全封闭和不完全封闭两种形式。JT/T 1240标准规定我国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隔离设施采用不完全封闭形式,并对发动机前置、后置和新能源公共汽电车进行了分类规定。

  JT/T 1240标准规定,发动机后置公共汽电车和新能源公共汽电车的防护隔离设施后围上部空隙高度不大于0.3米,侧围上沿最低点距乘客区通道地板高度不小于1.6米。防护隔离设施护围门开启方向应向外打开,门轴宜设在驾驶员后侧。

  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设置目的是有效预防乘客徒手袭击,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起到预防乘客拿工具袭击、侵扰公交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行为,可为驾驶员及时制动车辆、做好应急处置相关措施提供有效时间,因此,JT/T 1240规定要求护围门内侧应有锁止装置,驾驶员突遇身体不适等紧急状况应能从外部打开。

  发动机前置公共汽电车的防护隔离设施应结合车长、发动机布置形式等条件,设置防护隔离设施护围门或护栏。

  城市公共汽电车具有线路站点多、开放性强、载客量大、客源复杂等特点,若发生安全事件,极易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JT/T 1240标准对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设置原则,明确了多项基本要求:不应影响驾驶员安全视线,隔离设施的位置、高度、材质、角度等不能对司机前方、右侧后视镜和路缘石等安全视线及驾驶的灵敏度造成干扰;不应影响乘客及驾驶员的应急撤离,护围门的位置、大小和打开方式等,以及隔离设施的布局参数等不能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应急撤离;不应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和座椅调节,隔离设施的位置、距离等布局参数应确保驾驶员能够灵活使用方向盘、刹车、油门等装置,满足驾驶员将座椅调整为最佳状态;不应影响驾驶员观测右侧前乘客门区域、刷卡机、投币机等,隔离设施的材质、位置、角度等应满足驾驶员对右侧前乘客门区域的相关装置和乘客行为的观测和管理;隔离设施的位置、高度、距离等能够有很大效果预防乘客与驾驶员直接肢体接触,和防止乘客抢夺方向盘;应满足结构强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护围门玻璃材料应使用符合GB 9656规定的安全玻璃。

  JT/T 1240标准实施后将极大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隔离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提高物防技术水平,大大降低和减少乘客对司机侵扰行为,保护驾驶员不受不法人员攻击,提升城市公共汽电车安全运作水平。

  JT/T 1240标准系统的规定了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隔离设施设置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和警示标识要求等,随着标准的实施,将明显提高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安全运营的水平。同时,我们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城市公共汽电车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的安全形势下,行业管理部门、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乘客和社会大众之间,需要各司其职、紧密合作、协同配合,形成全覆盖的安全防范网络。

  行业管理部门应通过强化安检措施、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等措施,做好职责内公交安全保障工作。

  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应切实加强驾驶员安全意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教育,加强驾驶员心理疏导、情绪管理,确保驾驶员心理健康。

  乘客应切实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提升安全乘车意识和遵守乘车规则的自觉性,主动自觉担当维护城市交通文明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全社会更应营造良好的文明乘车、安全乘车氛围,共同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行业安全运营水平的提升助力全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